“现在的教材无论是从难度从逻辑上面来说都比上一代轻松。但是难度下降了,反而学生越来越难教了!学习条件越来越好,很多孩子却视学习如畏途!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是不是我们忽视了孩子们的某些地方,忽视了某一个方面的培养?”很多做教育的人喜欢说关于教育情结,具体教学方法,获得的荣誉等等,而身负盛名的数学金牌教练山虎老师,却更愿意溯本逐源,去探讨那些学生厌学难教的现实现象,去反思教育工作者自己的视野局限。因为他始终觉得,再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,都比不上唤醒孩子们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重要!
数学大美源自生活
近年来,数学培训市场常听到三个熟悉的词汇:奥数、数学、思维训练,人们通常会用明确的界限区别它们。比如,认为奥数就是用高年级的知识覆盖低年级的知识,不好学但利于升学,如果获奖则可以被一流学校录取。如此功利和狭隘的解读,甚至也影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。
山虎老师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,他认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划分,容易导致学生对学科的本质认知不够,对数学歪曲理解,而衍生出死记公式、强背原理等枯燥的学习方法。这种学习,在造成思维刻板的同时,往往也扼杀了孩子本身应有的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。
您怎么理解数学呢?
山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,他说,生活是学习的源泉,纯粹为了应试教育而学习,既扭曲了学习的初衷,同时也会让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情绪交互感染。在如此教育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内心苍白脆弱,无法感受学习的真谛和快乐。山虎老师认为,一个心灵疲惫而无法感受到生活趣味的孩子,只会为学习而学习。把学习知识和生活的美好割离开,怎么能够感受到学习是通往广阔世界的有趣途径呢?
他深深感叹,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,要学习看见孩子的内心,应该引领学生拥抱生活,在对生活的探索中点燃孩子心灵上热爱学习的激情。
“数学其实是一个字——静!”他解释说,“学数学和学人生其实是一个道理,数学是一个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。进行高强度的逻辑训练逻辑推理,首先就需要静,第二,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,在享受我们的生活,品味我们的生活的时候,也需要这个静字,不然,你领会不到生活的真谛。”
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!”
他继续阐述说“孩子需要的不光是应试这一套,而是应该更多的去理解生活,适应生活中的种种困难,树立各种自信,在复杂当中寻求安静。这是育人最重要的本质。作为老师来说有两项工作:教书和育人。在我的心中,育人肯定要放在首位,把人格、品行、规矩放在首位,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才更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!”
科学研发培训教材
引导孩子打开心灵,发掘生活的丰盛进而培养学习的乐趣,这样的高素质教育目标,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和教材研发体系才能满足呢?
在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,山虎老师极其重视孩子们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。他认为,在每件小事上培养的好习惯都可以构建我们内在的秩序,放到数学这个学科上来说,也是在间接培养学生内在的数学逻辑。
他的课堂不搞题海战术,却很重视师生互动,并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评价事物,且把这种课堂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观察思考放在首位,再对症下药进行学习盲点的突破。他觉得,只有学生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,增强自己的认知,充分感悟到数学里面有大美,才能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。
因着这样的认知,身兼状元廊小学部教学总监职务的他,在教材研发上狠下功夫,开发出一套与课本接轨,与学生生理周期接轨,与社会接轨三者统一的创新教材,既符合当前学校的要求,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一定难度的拓展,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,最后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,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共舞,吸收更加畅快。
“美来自于哪?美来自于生活。如果你无法教会孩子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,那他永远体会不到美和学习的快感。”山虎老师微笑说。
与哲学同行 视角立体
山虎老师热爱哲学,以致当年本科毕业后不顾众人的讶异眼光,坚持考研去学习新的专业——古代哲学。
他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总和,作为一套思维方式和方法论,学习哲学对于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来说非常有必要,因此很多优秀数学家比如毕达哥拉斯、笛卡尔,同时也是哲学家。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,如果只单一的去学习数学,只重视分数、计算,而忽视思维活动,是学不好数学的。
哲学让人智慧。数学和科学的根在古希腊,古希腊人认为大自然表面看来似乎无序,其实背后是有秩序的,而他们探讨哲学、数学和科学(当时这三者不分家)的基本动机便是认识这种秩序。学习哲学,可以教会一个人以立体辩证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!
在教学的过程中,山虎老师希望传递给孩子们数学知识的同时,更多的教会他们学会以哲学的眼光和方法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,以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难。
在《跟着贝尔去冒险》真人秀节目中,经过一段深陷淤泥的艰辛跋涉后,歌手大张伟有点沮丧地说:一直努力学习,努力地做音乐,就是为了不过这样的生活。而山虎老师却认为,一切学习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,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在什么处境和年龄,都能够欣然感受到生活的历久弥新,如陈年佳酿散发的香醇味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