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在这里绽放,状元从这里启航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-843-8882 加入我们| 收藏我们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人物专访 > 智慧家长 > 正文

状元廊论道家庭教育:一位妈妈的陪读之路

来源: 状元廊

2015-10-20 14:21:00

手机

收藏本文

孙一涵妈妈:教育不是纸上谈兵,身体力行是精髓
 
按:谈及家庭教育,孟母三迁的典故传为佳话。时代变迁,教育理念更迭,而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渴望却始终如一。互联网的兴起,让形形色色的教育理念进入人们的视线。然而,正如古训所言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教育并非纸上谈兵,唯有身体力行方能得其精髓。
 
在状元廊学校,有这样一位妈妈,两年以来每天都同儿子一起,历经25公里、60分钟的车程,从青羊区的家赶到成华区状元廊东门校区,虔诚地陪伴儿子一起学习语文。母亲与儿子同堂听课的场景令任课的语文老师备受感动。要有多深的爱,才能让一位母亲把陪读变成一种习惯,持续两年,风雨无阻。当大多数父母还在为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奔忙时,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母亲选择全程陪读?这位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什么特别之处?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采访了这位母亲,和她进行了一场关于“家庭教育”的交流。下面是采访的谈话内容。
Part 1 
孙一涵妈妈:儿子的优秀,源自父母持续的鼓励和陪伴
 
Q1 你好,孙妈妈。我是状元廊学校的副校长刘玲。今天想和你聊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话题。据孙一涵的语文老师反映,这几年来你一直都有陪伴孙一涵学习语文,非常虔诚。这件事情令我非常感动,因为我也是一位9岁孩子的母亲,深知教育孩子过程中爱恨交织的繁复心情。陪读这几年你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?通过你的努力,孙一涵在语文方面的变化进步过程是怎样的?
 
孙妈妈:(1)说实话,陪读这两年的心路可以概括成“累并快乐着”。过程比较辛苦漫长,但结果是令人欣慰的。
 
(2)孙一涵这两年的变化肯定是有的,但突然之间也说不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;一涵语文的进步是缓慢的,慢慢地培养起了语文兴趣,成绩也不知不觉的提升了。刚开始是我们鼓励他,推着他,到后来觉得就不需要我们管他了,他自己有兴趣和动力学习下去了。
 
我准备了一个记录他每学期成绩变化的本子,记录他的进步。他平时成绩不大好的,月考一般考得不好,期末会稍微好些。他初一时成绩一般在110左右,到初二上学期都还是110多,期末考了130,这学期基本就稳定在120几分了,名次在全年级经历了前30,前20,前10的起伏。
 
他刚进九外念初中时,对语文基本没什么兴趣,我们当时很着急,怕他厌学。经过多方打听后让他来这里跟着王刊老师学习语文,当时的目的就是简单地希望他培养起学语文的兴趣,能够轻松学起走,对分数不是很在意。两年以来他培养起了学语文的兴趣,现在很爱看书。
 
Q2 你刚才说到,孙一涵现在的语文成绩稳定在120多分,其它的分数波动是不是主要来自作文?比如有不擅长的作文题材?
 
孙妈妈: 跑题,主要问题是跑题。我现在不担心他不擅长写什么题材,而是跑题。他爱去冒险,去追求创新。班主任老师劝过他稳中求胜,稳一点语文可以考130分。可能他这个年龄段,喜欢追求新意,想找点新的东西表达。跟着王老师学习这些年,他的基础知识部分已经比较扎实了,比如单选、文言文、阅读丢分较少。在作文部分,他就想自由发挥,比较想在老师面前去秀一下自己的独特观点。这样就容易跑题。而且九外的作文评分标准比较严格,这次他的作文42分,班上的高分在48,49左右。
 
Q3 据我们了解,孙一涵是这里唯一只补习语文的学生,而其他学生一般选择补习数学、英语等科目,语文往往是被忽略的。你们为什么这么坚定地让他补习语文?
 
孙妈妈: (1)小升初的时候,孙一涵报考了成外、嘉祥、实外三所学校,他的语文成绩都考了60几分,数学实外考了108,嘉祥100多分,成外考了80多,因为语文成绩没上线而没有考上实验班。他小学时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,我们害怕他初中厌学,所以赶紧来补习语文。
 
(2)也不是只补习语文,实际上其他科目也在补习,只是孙一涵比较挑老师。他比较看重老师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。他佩服有才华的老师,喜欢理科老师反应敏锐,思维活跃、最好还要幽默风趣。状元廊基本所有老师的课程他都试听过,最终被王刊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,就跟着王老师学习语文。
 
Q4 你为什么选择到王老师的课堂和一涵同堂听课?
孙妈妈:一涵最初本来在西门蜀汉路上课,王老师的课上了暑假班和秋季班两期,寒假就到东门校区来了。起初一涵不同意我到课堂听课,后来又邀请我到王老师的课堂听课,他说王老师的课讲得很好,你去学习一下。因为王老师一直都同意家长听课,我就和一涵同堂学习了。我也要做课堂笔记,下课后和王老师交流,这样才能跟上课堂。因为我和他爸爸都是理科背景,在语文方面能给一涵的帮助很少。之前我们让他背诵优美的句子,积累素材。但是大人不看书,他小升初失利之后,我们也去看他要看的书,这样才能有交流的基础。
 
我和他爸语文都不好,他爸数学可以拿满分语文不及格。一涵小学语文不好,起初我们以为是遗传,就默认了。小升初之后,发现他的状态不对,对语文没有兴趣。原来小学的语文老师不喜欢他,因为他太活跃了,也不乖,老师喜欢那种绵羊式的乖学生。
 
上王老师的课是这样的,我先去试听,感觉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,课堂非常幽默,然后我让他去听。起初他不愿意去,多番做工作之后,他同意一起去听课。听了几次课,他发现王老师的课很有趣,就报名学下去了。
 
Q5 孙一涵长大后的目标是什么?
孙妈妈: 以前他一直没有和我们交流过目标问题,我们也很少直接问,害怕他抵触。有一次一个家长帮我问出了他的目标。他说以后长大了想成为语文老师。我知道后非常开心,真的是一个好老师对娃娃的影响非常大。可能是王老师的人格魅力对他的感染,让他想成为语文老师。一涵回忆到,小学时基本没听过语文课,小学六年级换了语文老师,就自由任性。后来遇到王老师,学习了两年,变化进步比较大,。
 
Q6 一涵的青春期发生过什么令你们担忧的状况吗?你们怎么应对的?
孙妈妈:有一段时间,我基本每周都要去学校找他班主任聊一涵的情况,把他在家里出现的问题和老师讲。因为去的次数太多,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。因为可能一涵觉得我们比较威严,比如平时他爸爱说他,经常由于说教让两人不愉快,互相不理睬;他们情绪对立时我就去调节氛围,东拉西扯地拉开心,化解情绪。我们觉得学校老师比较年轻,和学生没有代沟,引导学生效果更好一些。持续折腾了两三个月,感觉很累很辛苦。
 
去年有两个月时间,因为我特别忙,由他爸爸接他放学。爸爸不擅长表达,习惯了讲大道理,一涵听不进,拒绝交流,一上车就听音乐。回家后一家人也基本不讲话,起初我没意识到这个问题,听之任之。后来月考他的成绩下降明显,落到了十多名,当时我也不着急,因为我判断按照当时他的状态,成绩下滑是必然趋势,我们希望他自己反省。后来又滑到二十多名,我就开始着急了。我打听到,他在学校因为女生的原因情绪波动大,把犹豫纠结和另外的同学摆。发现这个问题,我就想办法解决。我给王老师打了快1个小时电话,讲了这个情况,希望老师去引导。后来王老师去给一涵做思想工作,旁敲侧击,让他度过了这个时期。
 
Q7 很多父母以工作忙为由,在孩子教育方面像踢皮球,父亲踢给母亲,母亲踢给父亲,踢来踢去最后踢给了老师。你是怎么做到亲力亲为地陪伴一涵学习成长?听说一涵小时候很内向,你是怎么让他建立起自信的?
 
孙妈妈:(1)我是从三年级开始,投入大量时间去陪伴一涵学习。之前他是由奶奶在照顾,和我一个侄女一起。侄女性格很外向张扬,一涵就胆小,很多时候躲在姐姐后面,属于被保护的角色。长期由奶奶照顾让他产生了很多问题,比如腼腆、不够自信。意识到这个问题,我就强烈地把他们分开了,然后自己照顾。有一次端午节和他奶奶交流,我发现一涵有以武力解决问题的错误倾向。我就问他,别人打你姐姐错没有?他说错了。我又问你再去打别人对不对?他说不对。我说对啊,这样做是错上加错,到时候老师追究责任就要你承担,你是不是就很冤?在我的引导下,让他明白了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。
 
一涵读小学时,我们在乐山做小生意,平时没怎么管他,觉得只要他身心健康就好。自从发现他有武力解决问题的倾向后,我就和他爸商量,不能因为挣钱而耽误了娃娃的教育,就离开乐山到成都,找了个时间相对充裕的工作,这样可以照顾他。来了成都,我和一涵的交流就比较多,他爸还是很忙。我每天听他说有什么问题啊,学校里开心不开心的事情。现在基本是独生子女嘛,都比较宠爱娃娃。我和其他家长不一样的地方是,我教育他不要惹事,也不要怕事。如果别人错误在先打了你,你要还回去,这样才能避免被欺负。但是如果是你不对在先,打了别人,到时候别人家长追究责任,你要自己承担,我一概不管。他因此养成了正义不怕事的性格。慢慢地,他和我就越来越亲密了。
 
(2)另一方面,为了培养他的自信,我们让他去竞选班干部。事先给他准备好稿子,并且打电话给老师沟通好。第一次也恼火,他胆小不敢上台,其他同学都上去发言结束后,老师就一步一步引导他上台。他硬着头皮上去结结巴巴地讲完,发现其实也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困难。第二次、第三次之后,他的自信心就增强了。性格慢慢地变得好些。
 
Q8 孙一涵现在有什么学习目标和规划?
孙妈妈:这方面我们交流得少,不敢去多说,害怕他抵触。我们尽量从侧面去引导他,比如聊天聊得开心时,说到别人家的娃娃会顺便暗示他。他现在处于青春期,比较敏感,情绪容易波动,我们就尽量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他。
 
Q9 很多妈妈反应,孩子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。比如孩子都知道要好好学习,而实际情况是本来应该在周六完成的作业,孩子磨蹭,拖到周日下午去赶。你是怎么去培养孩子的习惯,比如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和执行力?
 
孙妈妈:我觉得让孩子提高自控力和执行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。第一,家长要制定一个合适的规则。一涵爱玩,爱耍点游戏,我们强制给他规定,今天要做多少作业,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前,不允许他碰手机、玩游戏。
 
第二,父母要从自身做起,改正不良习惯。初中时期的娃娃性格处于塑造期,很容易受环境影响。起初我和他爸爸不看书,因为觉得自己又不考试,为什么要看书。但是小升初一涵因为语文成绩错失成外、嘉祥的实验班,给我们的冲击比较大。我们高估了他的语文水平,后来我们就反思,小学长期不重视语文引发了今天的结果。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,就慢慢改变。我们开始尝试去和他看一样的书,努力去了解他的内心想法,这样才有交流的基础。比如同一本书,我们看了会引导他去接受某个观点,他如果他不认可,就会找论据来反驳我们。这个讨论的过程让一涵和我们都进步很多。
 
总结起来,制定合适的规则,家长改正不好的习惯,给娃娃作榜样。说实话,长期坚持下去很难。但有时候又想,必须要坚持下去,毕竟娃娃是自己的,又只有一个,放不下。
 
Q10 你现在对他有什么期望?作为父母,你们现在是怎么规划他的未来的?
 
孙妈妈:(1)希望他考上九中高中部,其他的暂时没想那么多。
 
(2)高中之前我们必须要管着他,特别是他现在有些不成熟的想法,他自己不觉得,但是我和他爸作为过来人,虽然文学素养没有他高,知道的书本知识没有他多,但我们见的事情多,看得准一些,有些事情不能随性而为,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。他觉得他爸有时候比较武断,我就举例子,当初你外公啥子样子,错失一步,步步皆错。他在班上一直当班干部,正义感比较强,也明白有时候必须要强硬一点。
Part 2
孙一涵:我今天的优秀,有一半源自妈妈昨天的付出
 
 
 
Q1:通过和你妈妈的交流,感觉你妈妈很不容易。我的感觉是,很多妈妈做不到这样坚持去陪孩子这么久。
 
孙一涵: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,一般家庭的父母是做不到像我妈妈这样的。但毕竟她是我妈,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总是很深沉的。我们学校算是比较好的了,但也有很多同学因为家里的原因,成绩不好,不受父母重视,相比他们,我感到很幸运。
 
Q2 成都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调查,主题是关于“穷爸爸和富爸爸”的辩论,在爱我的穷爸爸和不爱我的富爸爸之间,多数学生希望有一个爱我的穷爸爸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 
孙一涵:现在我的理解是,有一个富爸爸会好些,以后他可以给我更多帮助。不是说富爸爸和实现梦想有多大关系。关于梦想呢,有一次我和比较聊得来的同学谈论过这个话题。打个比方,英语里有个单词crush,指女生对男生短暂青涩的迷恋,有些人误以为这是爱情。其实不是。梦想也是一样,我们有些时候非常想做一些事情,但这些事情还谈不上梦想。所以我认为,梦想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产生,是个体内生的,不是别人灌输的。
 
Q3你讨厌心灵鸡汤吗?
 
孙一涵:在我的观念里面,现在的心灵鸡汤非常多,非常泛滥。它的产生是应这个时代而生,它的泛滥迎合了一些内心有急切需求的人群。一次我和老师讨论过,心灵鸡汤的存在是别人说什么,你就认为是什么,这样才能起到效果。这就导致我们很多时候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步骤。比如现在,很多人读了大学、博士后,很少人敢说自己骨子里有文化,他们仅仅多的是知识。
 
Q4 跟着王老师学习这两年,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 
孙一涵:我认为王老师的课堂最有价值的地方,是课堂前面的30分钟,他会讲对一些句子他自己形成的理解,后面部分讲的是得分技巧。要学好语文,在认识上要培养一种感情。小学我对语文不感兴趣,成绩也差,和老师相处得不好,班主任喜欢听话的乖学生,我比较调皮,不受欢迎。来了王老师这里,慢慢觉得语文不那么枯燥了,逐渐产生兴趣了,就好很多了。
 
Q5 家庭教育方面,有些学生的爸爸妈妈忙于工作,疏于教育子女,他们以此为由自暴自弃,刺激父母。怎么纠正这种想法?
 
孙一涵:这种想法没什么意思。自己不学习,产生的后果最终还是自己承担。不让父母好过,最终不好过的其实是自己。现在常说青春期叛逆,我的理解是,起初这个观点没被提出之前,我们不会有青春期叛逆的想法。青春期叛逆提出以后,我们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借口。父母不是不关心子女,是我们的误解。
 
Q6 马上念初三,你对自己有什么规划?
 
孙一涵:目前没什么规划。顺其自然比较好,没有突然想努力的很激昂的想法。
Part 3
王刊:教育的目的是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
 
 
 
Q1:你好,王老师。刚才采访了你的学生孙一涵和他的妈妈,你觉得他们会怎么评价你?
 
王刊:(微微一笑)我这个人比较自信,我估计他们会说这个老师还可以。因为很多学生反映,我的课堂前半部分点燃了他们的激情,后半部分让他们习得了得分技巧。他们认为课堂的前30分钟最有价值,这30分钟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,让一部分曾经厌学的学生和语文达成了和解。对我而言,这种肯定是最大的褒奖。
 
Q2:语文和其他科目有很多不同的地方,比如理科训练怎么得分,而语文对个体的人格塑造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方面,你有什么好的建议?
 
王刊:我是这样认为的,学生今天可以语文分数不高,但是你应该去喜欢阅读。如果没有阅读,人是没有根基的,就不可能达到高处。这个观念我一直在班上给学生们强调,所以以前的学生张沐枫要到学校来找我,让我给他们开读书班,用我的方式去影响他们的阅读。所以我希望不管个体处于什么位置,都应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。
 
Q3:现在出现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方式,比如通过网络,kindle阅读器等,你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吗?
 
王刊:我觉得这些快速阅读方式顶多只是纸质阅读的一种补充,不应该是一种主流。读纸质书籍和读新媒体上的内容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。看新媒体上的内容时,我们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情节,比如看《鬼吹灯》,你会发现是一个一个情节推着你走,让你翻页的速度非常快,而纸质书本可以让人去反复咀嚼和品味,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。
 
Q4: 你建议学生读什么样的书?比如是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,或者去读一些小故事去感受人生哲理?
 
王刊:我认为初中生这个年龄不一定要去读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,比如莫言的作品他们读不懂,因为不在一个层次。我们现在主要鼓励初中生去读小小说,散文等文学类的作品;而史书、社科类的书籍涉猎一些就可以,因为它们对提高考试分数的帮助不大。散文、小小说写得特文艺,是语文考试的主要题材,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阅读这一类作品。
 
Q5:现在一些家长比较功利,孩子读了一本书会要求他马上写一篇读后感,或者要求马上作文提高多少分等。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?
 
王刊:这种功利的家长很多。昨天晚上在家长会上,我特意给家长强调,要把阅读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情,不要带入功利心,功利心会影响孩子看书的积极性。本来一些孩子就觉得读书很难,读完书还被要求写读后感,他们可能就不愿意读书。就把读书当成好玩的事情,尽情去享受它的乐趣就好。
 
Q6:现在一些家长有一种疑问,认为语文怎么可能补得起来?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止少数,比如文老师的数学班有70几人,而你的语文班只有30几人,大家普遍不大重视语文。你认为语文是否真的能够补得起来?
王刊:语文是绝对能够补得起来的。我们分析了前几年的一组调研数据,把语文补习前与补习后的成绩进行对照,很多学生的长进是几十名甚至上百名,分数增幅最大的达到二十几分,比如孙一涵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110分提高到现在的120几分,这些数据证明语文成绩是可以通过补习而提高的。语文分数的提升一定是有方法的,我们把语文当成数学来教,让它公式化,分解成可操作的一系列步骤。当然这个提升过程会比理科慢一些,需要半年或一年。
 
Q7:学校教育会让学生学习大量知识,但只有经过长期积累和使用的知识才能不被遗忘。你认为中学语文是否属于这样的性质?
 
王刊:应该这样说,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,能够记住的知识往往是中学时期习得的。普遍人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很快就遗忘了,而中学时期习得的知识会陪伴他们走过以后的人生,尤其是语文。很多优秀的学生愿意跟随我学习语文,原因很简单,我传授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,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,这些让他们产生了积极的改变,尤其是思想观念层面。个体需要拥有一定的价值观,语文最大的功能和价值就是帮助个体去建立独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