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在这里绽放,状元从这里启航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-843-8882 加入我们| 收藏我们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料下载 > 正文

言语理解同义词辨析归类大全(二)(D-F)

来源: 状元廊学校

2016-10-18 10:37:49

手机

收藏本文

D

01、哆嗦、颤抖:
 
前者多用于口语,
后者多用于书面语。
 
02、惦记、思念:
 
前者指(对人或事)心里老想着,放心不下,多用于口语;
后者指对景仰的人、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,希望见到,多用于书面语。
 
03、陡峭、峻峭:
 
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,
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。
 
04、电讯、电信:
 
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;
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。
 
05、独立、独力:
 
前者指不依靠别人;
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。
 
06、典雅、高雅:
 
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;
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。
 
07、抵制、抵御:
 
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,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;
后者指抵挡、抵抗。
 
08、对于、关于:
 
都是介词,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。后者指(1)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,组成介宾作状语;(2)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,组成介宾作定语,后面要加“的”。注意:表关涉,用“关于”不用“对于”,指出对象,用“对于”不用“关于”,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;“关于”有提示性质,用“关于”组成的介宾,可以单独作标题,用“对于”组成的介宾,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,如对于政策的认识。
 
09、戴、带:
 
“戴”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、面、颈、胸、臂等处。如“戴帽子、戴红花、戴袖章”。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“戴高帽子、戴绿帽子”。“不共戴天”的“戴天”是头顶着天,“戴罪立功”的“戴罪”是顶着、承担着罪名。“戴孝”是身穿孝服、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,也常常写作“带孝”。在实际运用中,说“带孝”或“带着孝”更为常见。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“戴孝”的穿着,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。
 
10、度过、渡过:
 
“渡”的本义是“横过水面”,如“渡河、渡江”,也可引申为“由此到彼”,如“渡过难关、过渡时期”等。而“度”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“由此到彼”、“过”的意思,但专指时间,如度日、欢度春节、度假、虚度光阴等。不过,在文言文中,“度”有时也通“渡”;如《南史·孔范传》:“长江天堑,古来隔绝,虏军岂能飞度?”而“渡”却不能通“度”,二者是混淆不得的。
 
11、到、倒:
 
为了避免混淆,特别要注意这几点。(1) “倒霉”,也作“倒楣”,里面的“倒”不用“到”。(2) 副词“到底”跟“进行到底”里都是用“到”,如“你到底去不去、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”。(3)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“倒”,不能写成“到”。如“这样一来倒省事了、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、我倒要听听”。(4) 副词表示让步、转折的“倒”,不能写成“到”。例如:“我有倒有,可是不在身边。”“学倒学过,可是早忘了。”(5) 表示催促、追问的副词“倒”,不能写成“到”。如“你倒快唱呀、你倒会不会呀”。这里的“倒”是“倒是”的意思,不是“到底”的意思。以上几句中的“倒”都可以说成“倒是”。
 

 
01、而后、尔后:
 
都是连词,常用于书面语言。
而后:以后,然后,表示在某事之后。
尔后:从此以后,此后。“尔”有指代义,相当于“这”“此”。
 
02、恩惠、恩赐:
 
前者是名词,给予或受到的好处。
后者是动词,泛指因怜悯而施舍。
 
F
 
01、幅、副:
 
都作量词,“幅”是巾旁,跟巾帛、呢绒等有关,因此用来形容布匹、面料的宽度,如幅面、单幅、宽幅。有时泛指宽度,如:幅度、幅员。“幅”用作量词时,一般修饰布料、丝织品,也用来表示图画、布匹等。
 
 “副”的意思是居第二位,属辅助性的,如副业、副官、副产品。当它作量词时,表示成套的东西,如:一副对联、全副武装;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,如:一副笑脸。
 
02、发奋、发愤:
 
 “奋”本义指鸟振翅飞翔,后来引申为振作、鼓动。
 “愤”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。
“发奋”指振作起来,如发奋努力、发奋有为等。发愤指决心努力,如发愤忘食、发愤图强等。“发奋”强调精神振作;
“发愤”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。
“发奋”使用的范围要比“发愤”大,“发奋”可以指个人,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,而“发愤”一般指个人。
功能上,“发奋”可以说“奋发”,而“发愤”则不能说“愤发”。
 
03、抚养、扶养:
 
都有“供养”之意。前者包含“教养、爱护”之意,多用于长辈对晚辈。
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、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;或用于法律关系(父子、夫妻等)。
 
04、发现、发明:
 
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,
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。
 
05、法制、法治:
 
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。
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。
 
06、复员、复原:
 
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。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。
 
07、风气、风俗、风尚:
 
“风气”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;
“风俗”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的总和,范围较大;
“风尚”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。
 
08、妨害、妨碍:
 
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(程度重);
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。
 
09、肤浅、浮浅:
 
前者指学识浅,理解不深;
后者指浅薄。
 
10、反映、反应:
 
“反映”指把情况告诉、传达到有关部门(多用于对上级);
“反应”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。
 
11、富裕、富余:
 
前者指财物充足;
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。
 
12、赋予、付与:
 
前者指(上对下)交给,是特殊用法;
后者指拿出、交给,是一般用法。
 
13、废除、废黜、解除:
 
“废除”指取消、废止(法令、制度、条约等);
“废黜”指罢免、革除(官职),现多指废除特权;
“解除”指去掉、破除(警报、顾虑、武装、职务等)。
 
14、凡响、反响:
 
“凡响”指平凡的音乐;
“反响”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,反应。
 
15、负心、腹心:
 
前者指背弃情谊(多指转移爱情);
后者指(1)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(2)比喻极亲近的人(3)比喻诚意。
 
16、抚育、哺育、抚恤:
 
“抚育”指照料、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;
“哺育”指喂养,比喻培育;
“抚恤”指(国家或组织)对因公受伤、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。
 
17、分辨、分辩:
 
“分辨”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,有分析辨别的意思。
而“分辩”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、说明,与“辩解”意思相同。
 

(分享自“小学语文教育”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