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热通常是指胃火,多发于春、夏和秋季,有可能是情志失调、外感热邪、饮食不节、久病伤阴所致,可以通过食物调理、药物治疗帮助缓解。
一、原因:1、情志失调:如果患者经常保持压抑的情绪,有可能会使身体内的肝气无法舒展,若郁于中焦时间久了就会化为火,并侵袭到胃,从而出现胃火的情况;
2、外感热邪:如果患者外感风热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有可能会循经入胃,并停滞于胃中,出现胃火的情况;
3、饮食不节:如果经常吃辛辣、刺激、油腻、性质温燥的食物,如辣椒、大蒜、芥末、肥肉、桂皮等,上述食物所含热性比较重,无法排出体外就会积于胃中,最终形成胃火;
4、久病伤阴:如果患者生病时间比较久,经常存在呕吐及泄泻等情况,会损耗胃中的阴液,从而导致胃火。
二、治疗:1、食物调理:胃火与饮食不节有一定关系,若想要改善肺热,需要调整个人饮食,减少油腻、性质温燥食物,比如辣椒、炸鸡、肥肉等的摄入。此外,平时可以适当吃清淡、凉润的食物,比如西瓜、黄瓜、西红柿等缓解;
2、药物治疗:如果患者胃火情况比较严重,经过食物调理并没有得到改善,还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。如果患者出现的是胃实火,要以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,可以使用白清胃散。如果出现的是胃虚火,要以养阴为主,可以使用胃乃安胶囊治疗。